高教深耕相關業務

教學創新推動計畫

本所教學目標為理論、數學及實驗三方面並重,不但要為學生奠定紮實的研究基礎,也要提高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為達成上述目標,本所擬於108年度推動之教學創新項目包括專業課程精進、跨域學習、資訊科技教育等三個向度,分述如下。

專業課程精進方面,本所擬開授之課程有:(1)「微感測器特論」課程將以培養學生電容感測及致動器理論、應用及實作能力為目標,並採取理論課程搭配數週上機實作課程為策略,重點作法包括利用所內電子學教學實驗室場域,使學生熟悉微機電感測器、共振器感測器量測及其應用,以及微處理器等控制程式撰寫,使其深入瞭解感測器理論及動手實作能力。加上以微處理器搭配感測器實作題目作為期末專題,使學生更熟悉感測器及微處理器運用。 (2) 「生物實驗室系統晶片」課程將以京都大學為目標,採取課堂上理論與實作並重策略,內容包括英語講授課程、專業課題流體控制、材料科學、生醫感測等理論介紹、與近十年主要文獻說明、並帶領受課學生們進行實際生醫檢測元件製造與操作,加強學生對該領域理解程度。 (3)「教學實驗課程」將以提升學生結合理論與實驗能力為目標,並採取學生實作為策略,重點作法包括將不同領域實驗項目提供給學生選擇,並開闢數位製造實作單元,由學生進行程式設計、顏色選配至成品完成。 (4) 本所將辦理業師職涯講座,提供學生產業界狀況諮詢服務,以利學生職涯發展。為讓學生實際了解各產業發展、現況及未來發展趨勢,促進產學合作交流機會,同時也讓業界能更了解本所研究領域、方向及優越性,本所將安排產業參訪體驗學習、就業徵才活動等,提昇未來學生就業發展機會。

跨域學習方面,本所將開授大三以上學生皆可修習之(1)「電漿材料製程技術課程」,以整合電漿材料製程技術理論與實務為目標,並採取學習電漿材料製程技術相關之電磁學、流體力學、材料製程應用為策略,重點作法包括基本理論之講解、實驗實作之進行、以及專題深入研究報告等;去年度實驗實作以電弧式直流脈衝常壓噴射電漿為電漿源,今年度將以低溫的介電質放電噴射電漿為實驗主軸,增加實驗整體的廣度。本課程實驗實作也和高中端探索課程合作,在實驗室能力許可下(一年約2-3高中生為上限),讓有興趣的科學班或數理資優班高中生來實驗室進行實驗。目前有一位北一女的數理資優班高中生在本實驗室進行本實驗。(2) 「組織生物力學」課程,以使學生具備做組織生物力學相關研究能力為目標,並採取整合基礎學理和實務能力為策略,重點作法包括基礎學理的講解、使用套裝模擬軟體、撰寫程式、實驗示範以及專題研究報告等。另一方面,本所為提供大學生及高中生可直接接觸目前最先進的跨領域研究的機會,將於暑假舉辦「科技任務!全面體驗營」,直接讓學員進行6種不同實驗,以實作的方式體驗跨領域研究的精隨,以激勵學員加入跨領域研究的團隊,提升我國創新能力及國際競爭力。

資訊科技教育方面,有鑑於科學計算在今日工程應用與學術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計算方法及相關軟硬體的進步,本所將開授「計算材料力學」課程,以培養學生科學計算能力與系統化思考為目標,並採取基本學理與上機實作並重為策略。重點作法包含基礎材料力學理論及數值分析講解、上機程式編寫實作以及期末專題討論。另外,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將人工智慧的模型應用在工程與學術研究上將是未來的重要的趨勢,本所新開設「人工智慧神經網路模型應用課程」,使學生熟悉人工智慧的背景知識與各種神經網路模型,使修課學生具備使用與了解這些神經網路模型的能力,並能在各研究領域的使用。

107年度核心研究群計畫

總計畫-公民環境監測網關鍵技術:微型自主式空氣品質檢測儀(李世光教授)(3年期)
子計畫一-紅外光譜式懸浮粒分析技術(李世光教授)
子計畫二-懸浮粒子預濃縮器及過濾器開發(許聿翔助理教授)
子計畫九-超低功耗微機電共振開關式射頻前端電路(李尉彰助理教授)
子計畫-空氣品質感測資料的處理(林哲宇助理教授)

總計畫-以 3D 列印法製作電子線路之關鍵材料與技術研發(材料系)(2年期)
子計畫五-3D 列印機構開發(王安邦教授)

特色領域中心

前瞻綠色材料高值化研究中心(陳建彰教授)

107年度桂冠型研究計畫

密度層化流體中顆粒懸浮導致之界面不穩定性,混合及沉積之研究(周逸儒副教授)
微流體式糖化血色素檢測元件開發(陳建甫副教授)

逕行修讀博士學位學生研究提升計畫

王俊雄博士生(105學年度第1學期~)
邱德耀博士生(107學年度第1學期~)
江佳玶博士生(107學年度第1學期~)

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